查看原文
其他

电视剧武媚娘的裁胸事件引起的吐槽与“事件艺术” ▏欧亚3R咖啡分享会NO.3

2015-01-15 责编:王媛 阅录评


电视剧武媚娘的裁胸事件引起的吐槽与“事件艺术”
时间:2015年1月11日 周日晚 20:30地点:欧亚3R咖啡分享会微信群分享者:田栎,弓艺术空间·西安创始人,艺术家分享内容:电视剧武媚娘的裁胸事件引起的吐槽与“事件艺术”

主持:刘晓倩

前言


欧亚3R咖啡分享会第三期,我们邀请到弓艺术空间·西安创始人、艺术家田栎老师, 围绕近期裁胸事件引起的网络吐槽与事件艺术,与大家一起讨论。


弓艺术空间旨在推广当代艺术和有潜质的青年艺术家,培养当代艺术的受众群。让当代性思维在西安这个传统文化深厚且凝滞之地落地生发。



分享内容


Hi,大家好!感谢互联网,让从未谋面的我们在着这里相遇,分享知识和感受。感谢这个群的发起人岳路平和主持人。岳路平也是我认为国内最善于利用媒体的艺术家。


今天的第1个话题是最近在民间比较热的广电总局对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召回和画面裁剪及后续的民间反应。第2个是以此事件引申的关于“事件艺术”的讨论。“事件艺术”是我临时起的名称,概念并不一定准确,但是我目前能想到较恰当的词汇。


这起“裁胸”事件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为了节约事间就不回顾了,因为“沟”够深,“线”够长,我们的时间有限。我先放几张图片加上昨天岳路平发的关于这起事件中山大学艾晓明教授等几位女权主义者的文章。(但我更愿意认为艾晓明是人权主义者,女权也属于人权,而艾晓明关注的问题比这个要广泛的多)。






还有那天发的视频。



看似滑稽可笑的事件背后实质上并不可笑,它的深层问题依然还是人的权利问题。浮在表面的其中包括电影电视分级制、文化审查、行政干预,长老政治(据传是某位领导看后觉得“不爽”,怎么不爽老百姓也不知道,是露得太少还是太多?)。

接下来,我要着重分享的是因此事件引出的“事件艺术”,这也是作为艺术家最关心的。这起事件后,网络上出现各种篡改和吐槽式的的图像,这缘起于一位艺术家的发起的‘给武媚娘’加下半身的网络号召,以前也有很多类似非常有趣的"恶搞“,但基本上都是网络人士自发的。去年北京独立电影节被叫停,这位艺术家发起了微信朋友圈的“闭目式”运动,以此对栗宪庭电影基金的声援。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和参与以几何级的数量扩散,迅速成为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内的一次事件,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艺术家手中如画笔一样的媒介和材料。



下来我试图简略地梳理一下“事件艺术”,并不是理论,更不是换个角度读艺术史,仅仅是提供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肯定有偏颇和局限性,这是我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是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的《西奥岛的屠杀》作于1822-1828年



这是另一位浪漫主义大师席里柯的《梅杜赛之筏》作于1818年


《西奥岛的屠杀》描绘的是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阿岛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的情景。《梅杜萨之筏》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



上图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这幅壁画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以上三幅都是根据当时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的创作,就作品而言我归类为“事件艺术”,往前的大师还有戈雅、鲁本斯。艺术史中还有一些画家以重大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但无一例外属于主题创作,以事件为母本进行情景再现,“事件”也仅是创作的题材而已。




当博伊斯出现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这位大神是真正的事件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社会热点事件,他主张艺术应该介入政治、社会、生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被视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品,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对这个社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这句话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注解,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同时印证了这句话的有效性。





1972年博伊斯带领学生占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务处,以换取所有报考这所学校学生的录取资格,结果导致自己被开除。此事成为70年代世界文化界最令人关注的事件。由于各方声援,学校迫于压力恢复了他的教职,博伊斯乘着学生为他特制的独木舟横渡莱茵河凯旋而归。他有意识的与当时合理的社会存在发生瞬间的强烈冲突生成艺术作品,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揭示出合理社会对人的潜能的压抑和迫害。这种瞬间性使他本人和他所秉承的思想立即成为关注的焦点。




7000棵橡树同样是热点,延续至今。


下面这个艺术家是当代西方神秘且活跃的涂鸦艺术家班克斯。他刻意保持神秘。从不面对媒体,但人人都知道他,假如有一天某个城市外墙出现班克斯风格的涂鸦作品,会立刻成为这个城市的新闻头条,班克斯回避媒体,但他又是最会利用传播的西方艺术家,下面第一张是他为法国《查理周刊》枪击事件做的涂鸦作品。





第二张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


08年5.12地震后,大量的校舍倒塌,在质疑震区校舍的质量问题时,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围绕这起事件做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装置、纪录片、音频等不同媒介,如“名单”,“她在这个世界上开心地生活过七年”,“模板”,“蛇形屋顶”,“直线",“老妈蹄花”等等。看样子还没完。
















中国艺术家徐冰以911事件做的装置作品“何处惹尘埃”。他将收集的911废墟现场的灰尘,吹到空中,经过落定,在展厅地面上形成中国七世纪的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下面隆重介绍下这个作品。



这件作品是你们敬爱的岳路平老师关于法门寺一直持续在做的综合艺术项目“舍利回家”计划中的一件,在我看来也属于事件艺术,作者在这,就不啰嗦了。


下面这个是 叙利亚艺术家Tammam Azzam的介绍链接。





艺术家厉槟源狠好的利用社交媒体将自己裸奔于北京街头的艺术行为转化成一次事件,巧妙地“混入”以严肃政治和宏观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快报的边角,将一个艺术屌丝的个人挣扎演变成类似于出租车涨价一样的社会热点。




上图是西安艺术家惠如波以陈光城等维权律师所做的架上绘画。陈光诚因揭露地方计划生育非法强迫妇女堕胎被软禁在家里数年,后成功逃脱,前往美国


最后放上鄙人的事件作品,一个是关于西安反日游行事件的图片作品,一个是王立军的肖像,这个改变中国政治走向的公安局长,因“叛逃”美领馆引起国际国内震动。“西瓜"作品是以前几年城管打死瓜农邓加先的社会事件做的装置。






最后想说的是,"事件艺术"不是艺术流派也不是艺术思潮,我只是试图从这些案例和现象中萃取艺术的“咖啡”。大师级艺术家一定是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有贡献的,并不意味他一定要关注和参与政治,当代艺术是另一种言语政治,艺术家本身的劳动无法像政治家或律师那样直接参与社会结构,但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和言语方式作用于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判断,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种可能性,人类的感官大大的扩展与延长,在未来,精英式的样本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艺术对于人们就像ios操作系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样无处不在。但是,目前很多"事件艺术"往往存在简单化、符号化、口号化、恶搞化的自我消解,创新是艺术语言的终极价值,如若不然和讽刺漫画有什么区别呢?谢谢!





讨论环节节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生态危机是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政治家在21世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第六届星空艺术节《地球三部曲》研讨会
上海展讯 | 新展与风,吹来初秋的遐想
Cc News | 麦卡伦“心启醇境”200周年体验展启幕在即、涂鸦艺术博物馆中国首秀登陆上海A.F.A···
“Art Forward! 超跃奇想”丨第二届超媒体艺术节正式启幕
在伦敦,史上最神秘的涂鸦艺术家重出江湖!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